起源
農 曆 九 月 九 日 , 是 我 國 傳 統 的 重 陽 節 。 重 陽 節 又 名 重九 節 、 茱 萸 、 菊 花 節 。 它 的 命 名 由 來 是 這 樣 的 : 古 人 將 數 字 也 分 陰 陽 , 而 九 為 陽 數 。 九 月 九日 , 月 日 並 陽 , 所 以 稱 為 「 重 陽 」 。 曹 丕 ( 一 八 七 ~ 二 二 六 ) 的 「 九 日 與 鍾 繇 書 」 中 說 : 「歲 往 月 來 , 忽 復 九 月 九 日 。 九 為 陽 數 , 而 日 月 並 應 , 俗 嘉 其 名 , 以 為 宜 於 長 久 , 故 以 享 宴 高會 」 。
重 陽 佳 節 的 起 源 , 大 約 可 以 追 溯 至 漢 代 。 葛 洪 ( 二 八 四 ~ 三 六 三 ) 的 《 西 京 雜 記 》 記 載 , 漢高 組 的 寵 妃 戚 夫 人 有 位 侍 女 叫 賈 佩 蘭 。 戚 夫 人 死 後 , 賈 氏 被 逐 出 宮 , 她 曾 回 憶 宮 中 的 生 活 道: 「 九 月 九 日 , 佩 茱 萸 , 食 蓬 餌 , 飲 菊 花 酒 , 令 人 長 壽 」 。 《 西 京 雜 記 》 上 小 說 : 「 三 月 上已 , 九 月 重 陽 , 士 女 遊 戲 , 就 此 祓 禊 登 高 」 。 假 使 葛 洪 的 記 載 正 確 的 話 , 那 麼 , 重 陽 節 應 該是 個 來 源 相 當 古 老 的 節 日 。
重 陽 佳 節 的 起 源 , 大 約 可 以 追 溯 至 漢 代 。 葛 洪 ( 二 八 四 ~ 三 六 三 ) 的 《 西 京 雜 記 》 記 載 , 漢高 組 的 寵 妃 戚 夫 人 有 位 侍 女 叫 賈 佩 蘭 。 戚 夫 人 死 後 , 賈 氏 被 逐 出 宮 , 她 曾 回 憶 宮 中 的 生 活 道: 「 九 月 九 日 , 佩 茱 萸 , 食 蓬 餌 , 飲 菊 花 酒 , 令 人 長 壽 」 。 《 西 京 雜 記 》 上 小 說 : 「 三 月 上已 , 九 月 重 陽 , 士 女 遊 戲 , 就 此 祓 禊 登 高 」 。 假 使 葛 洪 的 記 載 正 確 的 話 , 那 麼 , 重 陽 節 應 該是 個 來 源 相 當 古 老 的 節 日 。
較 早 有 關 重 陽 節 的 傳 說 , 見 於 梁 朝 吳 均 ( 四 六 九 - 五 ○ ) 的 《 續 齊 諧 記 》 :
汝 南 桓 景 , 隨 費 長 房 遊 學 累 年 。 長 房 謂 日 九 月 九 日 汝 家 中 當 有 災 , 宜 急 去 。 令 家 人 各 作 絳 婓囊 , 盛 茱 萸 以 繫 臂 , 登 高 飲 菊 花 酒 , 此 蝸 禍 可 除 。 景 如 言 舉 家 登 山 。 夕 還 , 見 鶪 犬 牛 羊 一 時暴 死 。 長 房 聞 之 日 , 此 可 代 也 。 今 世 人 九 日 登 高 飲 酒 , 婦 人 帶 茱 萸 囊 , 蓋 始 於 此 。
民 間 故 事 繼 承 了 《 續 齊 諧 記 》 的 故 事 梗 概 , 再 添 上 民 間 藝 人 想 像 創 造 的 情 節 , 又 產 生 了 另 一種 的 重 陽 節 傳 說 。 下 所 選 的 , 是 採 自 河 南 的 民 間 故 事 。
很 久 以 前 , 汝 南 縣 有 個 人 名 叫 桓 景 。 他 和 父 母 妻 子 一 家 人 守 著 幾 片 地 , 安 分 守 己 的 過 日 子 。誰 知 天 有 不 測 風 雲 , 汝 河 兩 岸 忽 然 流 行 起 瘟 疫 , 奪 走 了 不 少 人 的 性 命 。 桓 景 子 時 候 曾 聽 大 人說 過 , 汝 河 裡 住 了 一 個 瘟 魔 , 每 年 都 會 出 來 散 布 瘟 疫 , 危 害 人 間 。 為 了 替 鄉 民 除 害 , 桓 景 打聽 到 東 南 山 中 住 了 一 個 叫 費 長 房 的 神 仙 。 他 就 決 定 前 去 拜 訪 。
誰 知 他 翻 越 了 千 山 萬 水 , 還 是 找 不 到 仙 人 的 縱 跡 。 有 一 天 , 他 忽 炙 看 見 面 前 站 著 一 隻 雪 白 的鴿 子 不 斷 地 向 他 點 頭 , 桓 景 走 近 前 一 看 , 鴿 子 忽 然 飛 了 兩 三 丈 遠 , 落 地 後 又 不 斷 地 向 桓 景 點頭 。 就 這 樣 , 桓 景 跟 著 白 鴿 , 終 於 找 到 了 費 長 房 的 仙 居 。 桓 景 走 到 門 口 , 恭 恭 敬 敬 的 跪 了 兩天 兩 夜 。 到 了 第 三 天 , 大 門 忽 然 開 了 , 一 個 白 髮 老 人 笑 瞇 瞇 的 對 他 說 : 「 弟 子 為 民 除 害 心 切, 快 跟 我 進 院 吧 」 。
費 長 房 就 給 了 桓 景 一 把 降 妖 青 龍 劍 , 讓 他 練 習 降 妖 的 法 門 。 有 一 天 桓 景 正 在 練 劍 , 費 長 房 走過 來 對 他 說 : 「 今 年 九 月 九 , 汝 河 瘟 魔 又 要 出 來 害 人 。 你 趕 緊 回 鄉 為 民 除 害 , 我 給 你 茱 萸 葉子 一 包 , 菊 花 酒 一 瓶 , 讓 你 家 鄉 父 老 登 高 避 禍 」 。 說 完 , 就 用 手 招 來 一 隻 仙 鶴 , 把 桓 景 載 回汝 南 去 了 。
桓 景 回 到 家 鄉 , 就 把 費 長 房 的 話 向 大 伙 兒 說 了 一 遍 。 到 了 九 月 九 那 天 , 他 就 帶 著 全 村 老 小 登上 了 附 近 的 一 座 山 。 把 茱 萸 葉 子 分 給 每 人 一 片 , 讓 瘟 魔 不 敢 近 前 。 又 把 菊 花 酒 倒 出 來 , 每 人喝 了 一 口 , 說 是 可 以 避 瘟 疫 。 安 排 妥 當 後 , 他 就 帶 著 降 妖 青 龍 劍 回 到 村 中 , 等 著 斬 殺 瘟 魔 。
不 一 會 兒 , 汝 河 裡 狂 風 怒 吼 , 瘟 魔 出 水 走 上 岸 來 。 忽 然 抬 頭 看 見 人 群 都 在 山 上 歡 聚 , 它 便 衝至 山 下 , 卻 被 酒 氣 及 茱 萸 的 香 味 嚇 得 不 敢 上 前 。 一 回 頭 , 又 看 見 桓 景 抽 出 寶 劍 , 和 瘟 魔 鬥 了幾 個 回 合 , 瘟 魔 鬥 他 不 過 , 轉 身 就 跑 。 桓 景 「 嗖 」 的 一 聲 射 出 了 寶 劍 , 寶 劍 閃 著 寒 光 , 一 眨眼 就 把 瘟 魔 釘 死 在 地 上 。
從 此 汝 河 兩 岸 的 百 姓 , 再 也 不 受 瘟 疫 的 侵 襲 了 。 人 們 就 把 九 月 九 日 登 高 避 禍 的 習 俗 , 一 代 代的 傳 到 現 在 。
漢 朝 宮 中 已 有 重 陽 節 佩 茱 萸、 食 蓮 餌 。 飲 菊 花 酒 的 習 俗 。 釀 菊 花 酒 需 從 前 一 年 的 重 陽 就 採 集 菊 花 及 其 枝 葉 , 槮 雜 在 黍 米當 中 釀 製 。 於 到 次 年 的 重 陽 節 就 可 以 開 醰 飲 用 。 傳 說 喝 了 菊 花 酒 , 可 以 延 年 益 壽 。 按 照 中 醫的 說 法 , 菊 花 酒 還 可 以 明 目 、 治 昏 、 降 血 壓 , 有 減 肥 、 輕 身 、 補 肝 氣 、 安 腸 胃 、 利 血 氣 的 功效 。
茱 萸 , 又 名 「 越 椒 」 或 「 艾 子 」 , 是 一 種 常 綠 小 喬 木 , 分 吳 茱 萸 和 食 茱 萸 兩 種 , 都 可 以 人 藥, 但 以 吳 茱 萸 功 效 較 佳 。 吳 茱 萸 樹 高 丈 餘 , 葉 闊 厚 。 春 天 開 白 花 , 秋 天 結 紫 黑 色 果 實 。 可 入藥 , 有 溫 中 、 止 痛 、 理 氣 等 功 效 。 茱 萸 葉 還 可 治 霍 亂 , 根 可 以 殺 蟲 。 佩 茱 萸 可 以 防 蚊 蟲 叮 咬。 所 以 周 處 ( 九 月 九 日 約 二 九 九 ) 在 《 風 土 記 》 中 說 : 「 九 月 九 日 折 茱 萸 以 插 頭 上 , 辟 除 惡氣 而 御 初 寒 。 」 茱 萸 雅 號 「 辟 邪 翁 」 , 菊 花 又 名 「 延 壽 客 」 。 所 以 人 們 在 過 重 陽 節 時 , 都 喜歡 採 集 佩 帶 這 兩 種 植 物 。
重 陽 佳 節 , 也 是 菊 花 盛 開 的 時 候 。 賞 菊 就 成 了 文 人 雅 士 最 受 好 的 重 陽 習 俗 。 菊 花 雖 此 不 上 牡丹 的 富 麗 及 玫 瑰 的 穠 艷 , 卻 以 其 淡 雅 的 風 姿 使 人 傾 倒 。 在 一 片 蕭 瑟 的 秋 景 裡 , 惟 有 菊 花 一 獨秀 , 代 表 了 堅 毅 不 拔 的 個 性 惟 有 菊 花 一 枝 獨 秀 , 代 表 了 堅 毅 不 拔 的 個 性 。
茱 萸 , 又 名 「 越 椒 」 或 「 艾 子 」 , 是 一 種 常 綠 小 喬 木 , 分 吳 茱 萸 和 食 茱 萸 兩 種 , 都 可 以 人 藥, 但 以 吳 茱 萸 功 效 較 佳 。 吳 茱 萸 樹 高 丈 餘 , 葉 闊 厚 。 春 天 開 白 花 , 秋 天 結 紫 黑 色 果 實 。 可 入藥 , 有 溫 中 、 止 痛 、 理 氣 等 功 效 。 茱 萸 葉 還 可 治 霍 亂 , 根 可 以 殺 蟲 。 佩 茱 萸 可 以 防 蚊 蟲 叮 咬。 所 以 周 處 ( 九 月 九 日 約 二 九 九 ) 在 《 風 土 記 》 中 說 : 「 九 月 九 日 折 茱 萸 以 插 頭 上 , 辟 除 惡氣 而 御 初 寒 。 」 茱 萸 雅 號 「 辟 邪 翁 」 , 菊 花 又 名 「 延 壽 客 」 。 所 以 人 們 在 過 重 陽 節 時 , 都 喜歡 採 集 佩 帶 這 兩 種 植 物 。
重 陽 佳 節 , 也 是 菊 花 盛 開 的 時 候 。 賞 菊 就 成 了 文 人 雅 士 最 受 好 的 重 陽 習 俗 。 菊 花 雖 此 不 上 牡丹 的 富 麗 及 玫 瑰 的 穠 艷 , 卻 以 其 淡 雅 的 風 姿 使 人 傾 倒 。 在 一 片 蕭 瑟 的 秋 景 裡 , 惟 有 菊 花 一 獨秀 , 代 表 了 堅 毅 不 拔 的 個 性 惟 有 菊 花 一 枝 獨 秀 , 代 表 了 堅 毅 不 拔 的 個 性 。
江 南 地 帶 , 每 逄 重 陽 節 , 都 讓 婦 女 休 息 一 天 , 停 止 操 作 家 事 , 稱 為 「 息 日 」 。 這 個 習 俗 , 有個 傳 說 來 自 干 寶 ( 約 三 一 七 前 後 在 世 ) 的 《 搜 神 記 》 。 據 說 淮 南 全 縣 謝 家 的 新 媳 婦 丁 氏 , 因為 不 堪 嚴 酷 婆 婆 的 動 輒 打 罵 , 於 重 陽 節 上 吊 自 殺 。 死 後 附 身 於 雁 祝 的 身 上 說 : 「 看 在 為 人 媳婦 者 , 操 勞 不 輟 的 份 上 , 請 讓 她 們 九 月 九 日 停 止 工 作 , 休 息 一 天 」 。 當 地 人 蓋 了 一 座 「 丁 轡祠 」 來 紀 念 她 , 據 說 十 分 靈 驗 。 而 九 月 九 日 婦 女 休 息 一 天 的 習 俗 也 流 傳 了 下 來 。南 北 朝 時 的 重 陽 習 俗 , 除 了 登 高 以 外 , 還 增 加 了 野 宴之 會 。 宗 懍 ( 四 九 八 ~ 五 六 五 ) 的 《 荊 楚 歲 時 記 》 就 記 載 : 「 九 月 九 日 , 四 民 並 籍 野 飲 宴 」。 秋 高 氣 爽 , 天 朗 氣 清 的 重 陽 , 正 適 合 全 家 人 一 起 登 高 望 遠 , 飲 宴 賞 菊 。
唐 德 宗 貞 元 四 年 ( 七 八 八 ) ,李 泌 奏 請 皇 帝 批 准 民 間 中 和 ( 二 月 二 ) , 上 已 ( 三 月 三 ) 、 重 陽 這 三 天 為 三 令 節 。 得 到 批 准後 , 詔 令 百 官 都 可 於 三 令 節 休 假 一 天 。 於 是 唐 人 過 重 陽 的 風 氣 更 盛 於 前 朝 。
南 未 宮 中 則 從 九 月 八 日 起 就 開 始 重 陽 。 周 密 ( 一 二三 二 ~ 一 三 ○ 八 ) 的 《 武 林 舊 事 》 卷 三 記 載 了 當 時 慶 瑞 殿 「 分 列 萬 菊 , 燦 然 炫 眼 」 的 景 象 ,逄 年 過 節 總 不 忘 祭 拜 祖 先 。 重 陽 節 也 不 例 外 , 南 未 的 百 姓 都 在 這 天 準 備 綿 綿 毬 楮 衣 到 市 郊 的祖 墳 去 祭 拜 。
元 明 以 降 , 重 陽 習 俗 仍 無 大變 化 。 不 過 , 明 人 過 重 陽 時 , 父 母 都 會 將 已 嫁 的 女 兒 接 回 家 過 節 , 稱 為 「 女 兒 節 」 。
重 陽 節 的 應 節 食 品 是 重 陽 花 糕 。 因 為 「 糕 」 與 「 高 」 同 音 , 重 陽 登 高 、 吃 糕 , 別有 一 種 希 望 「 百 事 皆 高 」 的 含 義 。 重 陽 花 糕 的 起 源 有 一 種 來 源 甚 早 的 說 法 。 《 南 齊 書 》 卷 九上 說 , 劉 裕 纂 晉 之 前 , 有 一 年 在 彭 城 過 重 陽 。 一 時 興 起 , 便 騎 馬 登 上 了 項 羽 戲 馬 台 。 等 他 即位 稱 帝 後 , 便 規 定 每 年 九 月 九 日 為 騎 馬 射 箭 、 校 閱 軍 隊 的 日 子 。 據 傳 說 , 後 來 流 行 的 重 陽 糕, 就 是 當 年 發 給 士 兵 的 乾 糧 。
另 一 種 傳 說 則 流 傳 於 陝 西 附 近 。 傳 說 明 朝 的 狀 元 康 海 是 陝 西 武 功 人 。 怹 參 加 八 月 中 的 鄉 試 後, 臥 病 長 安 , 八 月 下 旨 放 榜 後 , 報 喜 的 報 子 兼 程 將 此 喜 訊 送 到 武 功 , 但 此 時 康 海 尚 未 抵 家 。家 俚 沒 人 打 發 賞 錢 , 報 子 就 不 肯 走 , 一 定 要 等 到 康 海 回 來 。 等 康 海 病 好 回 家 時 , 已 經 是 重 陽節 了 。 這 時 他 才 打 發 報 子 , 姶 了 他 賞 錢 , 並 蒸 了 一 鍋 糕 給 他 回 程 作 乾 糧 。 又 多 蒸 了 一 些 糕 分給 左 鄰 右 舍 。 因 為 這 糕 是 用 來 慶 祝 康 海 中 狀 元 , 所 以 後 來 有 子 弟 上 學 的 人 家 , 也 在 重 陽 節 蒸糕 分 發 , 討 一 個 好 兆 頭 。 重 陽 節 吃 糕 的 習 俗 就 這 樣 傳 開 來 了 。
到 了 宋 朝 , 重 陽 糕 的 花 樣 逐 漸 增 加 。 《 東 京 夢 錄 》 卷 八 中 記 載 的 是 「 獅 蠻 糕 」 : 「 前 一 二 日, 各 以 粉 麵 蒸 糕 遺 送 。 上 插 剪 綵 小 旗 , 摻 飣 果 實 , 如 石 榴 子 、 栗 子 黃 、 銀 杏 、 松 子 肉 之 類 。又 以 粉 作 獅 子 蠻 王 之 狀 , 置 於 糕 上 。 」 陳 元 靚 ( 一 二 二 五 ~ 一 二 六 四 ) 的 《 歲 時 廣 記 》 卷 三四 引 《 歲 時 雜 記 》 : 「 民 間 九 日 作 糕 , 每 糕 上 置 小 鹿 子 數 枚 , 號 日 食 祿 糕 。 」 , 這 是 取 「 祿」 、 「 鹿 」 同 音 的 好 口 彩 。 而 未 朝 宮 中 重 九 祭 祖 先 時 , 則 令 公 廚 在 糕 上 作 幾 隻 小 粉 象 , 稱 為「 萬 象 糕 」 。 民 間 則 在 重 陽 這 天 天 將 亮 時 , 以 一 片 糕 搭 在 小 孩 的 碩 頭 上 , 口 中 祝 禱 : 「 百 事皆 高 」 。
南 宋 時 , 重 陽 糕 的 製 法 又 和 北 未 不 同 《 武 林 舊 事 》 卷 三 中 記 載 「 菊 糕 」 的 作 法 是 : 「 以 糖 肉秫 麵 雜 糅 為 之 , 上 縷 肉 絲 鴨 餅 , 綴 以 榴 顆 , 標 以 綵 旗 。 又 作 蠻 王 獅 子 於 上 , 又 糜 栗 為 屑 , 合以 蜂 蜜 , 印 花 脫 餅 , 以 為 果 餌 」 。 當 時 還 流 行 著 一 種 重 陽 節 上 市 的 小 甜 點 : 「 又 以 蘇 子 微 漬梅 滷 , 雜 和 庶 霜 梨 橙 玉 榴 子 顆 , 名 日 : 『 春 蘭 秋 菊 』 」 。 從 這 些 記 錄 , 可 以 看 出 未 人 講 究 精緻 美 食 的 風 氣 。
明 朝 宮 中 , 從 九 月 初 一 起 , 就 吃 花 糕 。 到 了 重 陽 節 當 天 , 還 要 吃 「 迎 霜 麻 辣 兔 」 、 喝 菊 花 酒來 過 節 。 《 宛 署 雜 記 》 ( 一 五 三 ) 第 十 七 卷 中 描 述 的 花 糕 是 「 大 如 盆 , 舖 棗 兩 三 層 」 。 這 是因 為 重 陽 節 後 正 是 棗 子 成 的 季 節 , 所 以 用 它 來 做 花 糕 的 材 料 。 花 糕 蒸 成 後 , 還 要 迎 回 已 嫁 的女 兒 回 來 吃 糕 。
除 了 製 作 精 細 的 花 糕 外 , 也 有 兒 童 自 己 用 酸 棗 搗 爛 了 作 糕 , 或 是 以 火 烤 脆 棗 , 糖 拌 果 干 , 線穿 山 楂 。 自 己 就 拿 著 往 大 街 小 巷 去 兜 售 ( 《 帝 京 歲 時 紀 勝 》 一 七 五 八 ) 。
晚 清 的 花 糕 製 作 方 式 , 更 見 精 緻 , 比 較 高 級 的 一 種 以 糖 麵 為 原 料 , 中 間 夾 上 各 色 細 果 , 或 為兩 層 , 或 為 三 層 , 內 容 各 自 不 同 。 較 遍 的 一 種 , 則 僅 在 蒸 餅 上 點 綴 一 些 怍 碎 的 棗 栗 細 丁 。 有的 人 還 會 在 花 糕 上 再 做 兩 隻 小 羊 , 以 俬 合 「 重 陽 ( 羊 ) 」 的 意 義 。
重 陽 節 的 飲 品 , 自 然 以 菊 花 酒 為 主 。 不 過 , 《 燕 京 歲 時 記 》 ( 一 九 ○ 六 ) 中 也 推 薦 了 另 一 種京 師 仿 製 的 「 良 鄉 酒 」 : 「 其 味 醇 , 飲 之 舒 暢 , 但 畏 熬 不 能 過 夏 耳 」 。 據 說 , 以 良 鄉 酒 佐 食糟 蟹 , 味 道 十 甘 美 。 當 季 的 水 果 除 了 棗 子 以 外 , 還 有 鴨 兒 廣 、 柿 子 、 山 裡 紅 等 。
另 一 種 傳 說 則 流 傳 於 陝 西 附 近 。 傳 說 明 朝 的 狀 元 康 海 是 陝 西 武 功 人 。 怹 參 加 八 月 中 的 鄉 試 後, 臥 病 長 安 , 八 月 下 旨 放 榜 後 , 報 喜 的 報 子 兼 程 將 此 喜 訊 送 到 武 功 , 但 此 時 康 海 尚 未 抵 家 。家 俚 沒 人 打 發 賞 錢 , 報 子 就 不 肯 走 , 一 定 要 等 到 康 海 回 來 。 等 康 海 病 好 回 家 時 , 已 經 是 重 陽節 了 。 這 時 他 才 打 發 報 子 , 姶 了 他 賞 錢 , 並 蒸 了 一 鍋 糕 給 他 回 程 作 乾 糧 。 又 多 蒸 了 一 些 糕 分給 左 鄰 右 舍 。 因 為 這 糕 是 用 來 慶 祝 康 海 中 狀 元 , 所 以 後 來 有 子 弟 上 學 的 人 家 , 也 在 重 陽 節 蒸糕 分 發 , 討 一 個 好 兆 頭 。 重 陽 節 吃 糕 的 習 俗 就 這 樣 傳 開 來 了 。
到 了 宋 朝 , 重 陽 糕 的 花 樣 逐 漸 增 加 。 《 東 京 夢 錄 》 卷 八 中 記 載 的 是 「 獅 蠻 糕 」 : 「 前 一 二 日, 各 以 粉 麵 蒸 糕 遺 送 。 上 插 剪 綵 小 旗 , 摻 飣 果 實 , 如 石 榴 子 、 栗 子 黃 、 銀 杏 、 松 子 肉 之 類 。又 以 粉 作 獅 子 蠻 王 之 狀 , 置 於 糕 上 。 」 陳 元 靚 ( 一 二 二 五 ~ 一 二 六 四 ) 的 《 歲 時 廣 記 》 卷 三四 引 《 歲 時 雜 記 》 : 「 民 間 九 日 作 糕 , 每 糕 上 置 小 鹿 子 數 枚 , 號 日 食 祿 糕 。 」 , 這 是 取 「 祿」 、 「 鹿 」 同 音 的 好 口 彩 。 而 未 朝 宮 中 重 九 祭 祖 先 時 , 則 令 公 廚 在 糕 上 作 幾 隻 小 粉 象 , 稱 為「 萬 象 糕 」 。 民 間 則 在 重 陽 這 天 天 將 亮 時 , 以 一 片 糕 搭 在 小 孩 的 碩 頭 上 , 口 中 祝 禱 : 「 百 事皆 高 」 。
南 宋 時 , 重 陽 糕 的 製 法 又 和 北 未 不 同 《 武 林 舊 事 》 卷 三 中 記 載 「 菊 糕 」 的 作 法 是 : 「 以 糖 肉秫 麵 雜 糅 為 之 , 上 縷 肉 絲 鴨 餅 , 綴 以 榴 顆 , 標 以 綵 旗 。 又 作 蠻 王 獅 子 於 上 , 又 糜 栗 為 屑 , 合以 蜂 蜜 , 印 花 脫 餅 , 以 為 果 餌 」 。 當 時 還 流 行 著 一 種 重 陽 節 上 市 的 小 甜 點 : 「 又 以 蘇 子 微 漬梅 滷 , 雜 和 庶 霜 梨 橙 玉 榴 子 顆 , 名 日 : 『 春 蘭 秋 菊 』 」 。 從 這 些 記 錄 , 可 以 看 出 未 人 講 究 精緻 美 食 的 風 氣 。
明 朝 宮 中 , 從 九 月 初 一 起 , 就 吃 花 糕 。 到 了 重 陽 節 當 天 , 還 要 吃 「 迎 霜 麻 辣 兔 」 、 喝 菊 花 酒來 過 節 。 《 宛 署 雜 記 》 ( 一 五 三 ) 第 十 七 卷 中 描 述 的 花 糕 是 「 大 如 盆 , 舖 棗 兩 三 層 」 。 這 是因 為 重 陽 節 後 正 是 棗 子 成 的 季 節 , 所 以 用 它 來 做 花 糕 的 材 料 。 花 糕 蒸 成 後 , 還 要 迎 回 已 嫁 的女 兒 回 來 吃 糕 。
除 了 製 作 精 細 的 花 糕 外 , 也 有 兒 童 自 己 用 酸 棗 搗 爛 了 作 糕 , 或 是 以 火 烤 脆 棗 , 糖 拌 果 干 , 線穿 山 楂 。 自 己 就 拿 著 往 大 街 小 巷 去 兜 售 ( 《 帝 京 歲 時 紀 勝 》 一 七 五 八 ) 。
晚 清 的 花 糕 製 作 方 式 , 更 見 精 緻 , 比 較 高 級 的 一 種 以 糖 麵 為 原 料 , 中 間 夾 上 各 色 細 果 , 或 為兩 層 , 或 為 三 層 , 內 容 各 自 不 同 。 較 遍 的 一 種 , 則 僅 在 蒸 餅 上 點 綴 一 些 怍 碎 的 棗 栗 細 丁 。 有的 人 還 會 在 花 糕 上 再 做 兩 隻 小 羊 , 以 俬 合 「 重 陽 ( 羊 ) 」 的 意 義 。
重 陽 節 的 飲 品 , 自 然 以 菊 花 酒 為 主 。 不 過 , 《 燕 京 歲 時 記 》 ( 一 九 ○ 六 ) 中 也 推 薦 了 另 一 種京 師 仿 製 的 「 良 鄉 酒 」 : 「 其 味 醇 , 飲 之 舒 暢 , 但 畏 熬 不 能 過 夏 耳 」 。 據 說 , 以 良 鄉 酒 佐 食糟 蟹 , 味 道 十 甘 美 。 當 季 的 水 果 除 了 棗 子 以 外 , 還 有 鴨 兒 廣 、 柿 子 、 山 裡 紅 等 。
【 河 北 省 】 香 河 縣 九 月 九 日 , 有姻 親 關 係 的 家 庭 會 互 相 送 禮 , 稱 為 「 追 節 」 。 永 平 府 以 重 陽 的 天 氣 占 未 來 晴 雨 。 重 陽 節 若 下雨 , 這 幾 個 日 子 也 都 會 下 雨 。 清 豐 縣 兒 童 於 重 陽 節 放 紙 鳶 為 戲 。 典 周 縣 境 內 無 山 , 縣 民 多 於重 陽 節 上 城 樓 登 高 。
【 山 東 省 】 昌 吧 北 部 人 家 於 重 陽節 吃 辣 蘿 蔔 湯 , 有 諺 語 道 : 「 喝 了 蘿 蔔 湯 , 全 家 不 遭 殃 」 。 鄄 城 民 間 稱 重 陽 節 為 財 神 生 日 ,家 家 烙 焦 餅 祭 財 神 。 鄒 平 則 在 重 陽 祭 祀 范 仲 淹 , 舊 時 , 染 坊 及 酒 坊 也 在 九 月 九 日 缸 神 。 滕 縣出 嫁 不 到 三 年 的 女 兒 , 忌 回 娘 家 過 節 , 有 「 回 家 過 重 陽 , 死 她 婆 婆 浪 」 的 說 法 。
【 陝 西 省 】 西 鄉 縣 重 陽 節 , 親 友以 菊 花 、 菊 糕 相 饋 贈 。 士 子 以 詩 酒 相 賞 。 據 說 婦 女 此 日 以 口 採 茱 萸 , 可 以 治 心 疼 。
【 江 蘇 省 】 重 陽 節 , 南 京 人 家 以五 色 紙 鑿 成 斜 面 形 , 連 綴 成 旗 , 插 於 庭 中 。 長 洲 縣 重 陽 節 吃 一 種 叫 做 「 駱 駝 蹄 」 的 麵 食 。 上海 豫 園 於 重 陽 節 辦 菊 花 會 , 以 新 巧 、 高 貴 、 珍 異 三 項 評 分 定 高 下 。 無 錫 縣 重 陽 節 吃 重 陽 糕 、九 品 羹 。
【 浙 江 省 】 紹 興 府 重 陽 節 互 相 拜訪 , 除 非 親 友 家 有 喪 事 , 才 往 靈 前 哭 拜 。 桐 盧 縣 九 月 九 日 備 豬 羊 以 祖 , 稱 為 秋 祭 。 同 時 也 在重 陽 節 綁 粽 子 , 互 相 饋 贈 , 稱 為 重 陽 粽 。
【 山 西 省 】 德 興 縣 九 月 九 日 割 晚稻 。
【 安 徽 省 】 銅 陵 縣 以 九 日 重 陽 為龍 燭 會 , 以 迎 山 神 。 削 竹 馬 為 戲 , 據 說 可 以 驅 逐 瘟 疫 。
【 湖 北 省 】 武 昌 縣 於 重 陽 日 釀 酒, 據 說 此 所 釀 之 酒 最 為 清 洌 , 且 久 藏 不 壞 。 應 城 縣 重 陽 節 是 還 願 的 日 期 , 甚 家 皆 於 此 日 祭 拜方 社 田 祖 之 神 。
【 福 建 省 】 長 汀 縣 農 家 採 田 中 毛豆 相 饋 贈 , 稱 為 毛 豆 節 。 海 澄 縣 重 陽 節 放 風 箏 為 戲 , 稱 為 「 風 槎 」 。
【 廣 東 省 】 連 川 重 陽 , 童 男 童 女皆 至 城 外 相 聚 答 歌 , 州 人 圍 觀 。 南 雄 府 九 月 九 日 請 茅 山 道 士 建 王 母 會 , 想 求 取 子 嗣 的 青 年 婦女 都 會 前 來 參 加 。 陽 江 縣 重 陽 節 放 紙 鳶 , 並 繫 藤 弓 於 其 上 , 在 半 空 中 聲 音 十 分 嘹 亮 。 臨 高 縣民 重 陽 節 早 起 , 大 家 齊 聲 高 喊 「 趕 山 貓 」 , 以 此 為 安 和 富 利 之 吉 兆 。
【 廣 西 省 】 懷 集 縣 以 重 陽 為 元 帝得 道 之 辰 。 男 女 老 少 , 傾 城 而 出 , 賽 神 酬 願 , 皆 用 大 炮 。 隆 安 縣 九 月 九 日 放 任 牛 羊 自 行 覓 食, 俗 語 說 : 「 九 月 九 , 牛 羊 各 自 守 」 。
【 四 川 省 】 舊 時 南 溪 縣 讀 書 人 於此 日 在 龍 騰 山 岑 山 樓 聚 會 , 紀 念 詩 人 岑 參 , 稱 為 「 岑 公 會 」 。 民 間 舊 俗 , 重 陽 前 後 要 以 糯 米蒸 酒 , 製 醪 糟 。 俗 話 說 : 「 重 陽 蒸 酒 , 香 甜 可 口 」 。
【 山 東 省 】 昌 吧 北 部 人 家 於 重 陽節 吃 辣 蘿 蔔 湯 , 有 諺 語 道 : 「 喝 了 蘿 蔔 湯 , 全 家 不 遭 殃 」 。 鄄 城 民 間 稱 重 陽 節 為 財 神 生 日 ,家 家 烙 焦 餅 祭 財 神 。 鄒 平 則 在 重 陽 祭 祀 范 仲 淹 , 舊 時 , 染 坊 及 酒 坊 也 在 九 月 九 日 缸 神 。 滕 縣出 嫁 不 到 三 年 的 女 兒 , 忌 回 娘 家 過 節 , 有 「 回 家 過 重 陽 , 死 她 婆 婆 浪 」 的 說 法 。
【 陝 西 省 】 西 鄉 縣 重 陽 節 , 親 友以 菊 花 、 菊 糕 相 饋 贈 。 士 子 以 詩 酒 相 賞 。 據 說 婦 女 此 日 以 口 採 茱 萸 , 可 以 治 心 疼 。
【 江 蘇 省 】 重 陽 節 , 南 京 人 家 以五 色 紙 鑿 成 斜 面 形 , 連 綴 成 旗 , 插 於 庭 中 。 長 洲 縣 重 陽 節 吃 一 種 叫 做 「 駱 駝 蹄 」 的 麵 食 。 上海 豫 園 於 重 陽 節 辦 菊 花 會 , 以 新 巧 、 高 貴 、 珍 異 三 項 評 分 定 高 下 。 無 錫 縣 重 陽 節 吃 重 陽 糕 、九 品 羹 。
【 浙 江 省 】 紹 興 府 重 陽 節 互 相 拜訪 , 除 非 親 友 家 有 喪 事 , 才 往 靈 前 哭 拜 。 桐 盧 縣 九 月 九 日 備 豬 羊 以 祖 , 稱 為 秋 祭 。 同 時 也 在重 陽 節 綁 粽 子 , 互 相 饋 贈 , 稱 為 重 陽 粽 。
【 山 西 省 】 德 興 縣 九 月 九 日 割 晚稻 。
【 安 徽 省 】 銅 陵 縣 以 九 日 重 陽 為龍 燭 會 , 以 迎 山 神 。 削 竹 馬 為 戲 , 據 說 可 以 驅 逐 瘟 疫 。
【 湖 北 省 】 武 昌 縣 於 重 陽 日 釀 酒, 據 說 此 所 釀 之 酒 最 為 清 洌 , 且 久 藏 不 壞 。 應 城 縣 重 陽 節 是 還 願 的 日 期 , 甚 家 皆 於 此 日 祭 拜方 社 田 祖 之 神 。
【 福 建 省 】 長 汀 縣 農 家 採 田 中 毛豆 相 饋 贈 , 稱 為 毛 豆 節 。 海 澄 縣 重 陽 節 放 風 箏 為 戲 , 稱 為 「 風 槎 」 。
【 廣 東 省 】 連 川 重 陽 , 童 男 童 女皆 至 城 外 相 聚 答 歌 , 州 人 圍 觀 。 南 雄 府 九 月 九 日 請 茅 山 道 士 建 王 母 會 , 想 求 取 子 嗣 的 青 年 婦女 都 會 前 來 參 加 。 陽 江 縣 重 陽 節 放 紙 鳶 , 並 繫 藤 弓 於 其 上 , 在 半 空 中 聲 音 十 分 嘹 亮 。 臨 高 縣民 重 陽 節 早 起 , 大 家 齊 聲 高 喊 「 趕 山 貓 」 , 以 此 為 安 和 富 利 之 吉 兆 。
【 廣 西 省 】 懷 集 縣 以 重 陽 為 元 帝得 道 之 辰 。 男 女 老 少 , 傾 城 而 出 , 賽 神 酬 願 , 皆 用 大 炮 。 隆 安 縣 九 月 九 日 放 任 牛 羊 自 行 覓 食, 俗 語 說 : 「 九 月 九 , 牛 羊 各 自 守 」 。
【 四 川 省 】 舊 時 南 溪 縣 讀 書 人 於此 日 在 龍 騰 山 岑 山 樓 聚 會 , 紀 念 詩 人 岑 參 , 稱 為 「 岑 公 會 」 。 民 間 舊 俗 , 重 陽 前 後 要 以 糯 米蒸 酒 , 製 醪 糟 。 俗 話 說 : 「 重 陽 蒸 酒 , 香 甜 可 口 」 。
從 方 志 上 的 記 載 看 來 , 台 灣 早 期 的 重 陽 節 與 大 陸 並 無 多 大 分 別 。 高 拱 乾 的 《 台 灣府 志 》 ( 一 六 九 六 ) 卷 七 記 載 : 「 重 九 , 士 大 夫 載 酒 為 登 高 高 之 會 。 台 地 菊 花 早 開 , 至 此 鬻得 一 、 二 本 , 價 可 數 倍 。 」
而 台 灣 地 區 的 氣 候 從 九 月 開 始 就 吹 起 了 號 稱 「 九 降 」 的 無 雨 北 風 , 正 巧 適 宜 放 風 箏 。 逐 漸 的, 重 陽 節 放 風 箏 便 成 了 很 受 歡 迎 的 習 俗 。 胡 建 偉 的 《 澎 湖 紀 略 》 ( 一 七 五 九 ) 卷 七 記 載 當 時重 陽 節 放 風 箏 的 情 形 如 下 : 「 又 放 風 箏 , 紮 為 人 物 、 鷥 鳳 以 及 河 圖 八 卦 之 類 , 色 色 都 有 。 俱掛 響 絃 , 乘 風 直 上 , 聲 振 天 衢 。 夜 則 繫 燈 於 其 上 , 恍 如 明 星 熠 燿 。 彼 此 相 賽 , 以 高 下 為 勝 負」 。
風 箏 的 種 類 繁 多 。 有 較 簡 單 的 四 角 仔 , 又 稱 順 籬 仔 , 只 需 要 幾 張 廁 紙 , 糊 上 竹 篾 即 可 完 成 。但 是 因 為 它 的 體 積 又 , 輕 巧 浮 力 強 , 所 以 很 受 兒 童 歡 迎 。 「 陀 螺 」 ( 干 樂 ) 則 因 為 尾 巴 會 作響 , 放 起 來 特 別 威 風 。 「 八 仙 」 、 「 菊 花 心 」 等 外 觀 十 分 華 麗 , 造 價 也 不 便 宜 。 另 有 「 蜈 蚣」 、 「 雙 抱 錢 」 、 「 姻 筒 」 等 較 複 雜 的 風 箏 。 有 的 長 達 五 、 六 尺 , 需 要 好 幾 個 大 人 通 力 合 作, 才 能 慢 慢 升 空 。 大 大 小 小 美 麗 的 風 箏 在 天 空 飛 舞 , 形 成 了 俗 語 所 說 : 「 九 月 九 , 風 吹 ( 風箏 ) 滿 天 哮 ( 鳴 ) 」 的 盛 況 。
除 了 在 風 箏 外 觀 上 爭 奇 鬥 艷 外 , 放 風 箏 時 又 以 「 風 吹 相 咬 」 為 樂 事 。 一 般 而 言 , 大 型 的 風 箏在 「 打 架 」 時 較 占 上 風 。 但 是 好 鬥 者 往 往 在 小 風 箏 上 加 裝 「 武 器 」 , 如 小 鋸 片 或 尖 利 的 鉛 片等 , 用 來 切 斷 對 方 的 絲 線 。 或 是 放 長 絲 線 去 拉 取 大 風 爭 的 尾 巴 , 然 後 用 力 一 扯 將 大 風 箏 拉 下來 。
而 不 幸 落 敗 墜 地 的 風 箏 , 往 往 成 為 眾 人 搶 奪 的 目 標 。 俗 話 說 : 「 風 吹 斷 落 土 , 搶 到 溶 糊 糊 」。 指 的 就 是 這 種 激 烈 搶 奪 的 場 面 。 戰 敗 的 一 方 則 以 「 風 吹 斷 了 線 , 傢 伙 ( 財 產 ) 去 一 半 」 。來 形 容 自 己 損 失 的 慘 重 。
據 劉 還 月 的 《 台 灣 歲 時 小 百 科 》 ( 一 九 八 九 ) 記 載 , 舊 時 的 漳 州 人 清 明 節 時 不 祭 祖 , 而 是 在重 陽 供 牲 醴 祭 祖 先 。 泉 州 藉 移 民 則 有 持 「 九 皇 齋 」 的 習 俗 。 九 皇 齋 傳 說 是 為 天 上 九 皇 進 行 的齋 戒 儀 式 , 另 一 說 則 認 為 是 因 齋 弁 九 天 而 得 名 。 李 春 池 的 《 宜 蘭 縣 志 》 ( 一 九 五 九 ) 記 載 :「 齋 堂 及 道 教 徒 , 自 朔 日 起 , 持 齋 念 經 , 一 連 九 日 , 謂 之 皇 齋 」 。 持 九 天 。 拜 斗 母 星 君 , 早冕 持 誦 斗 母 經 。 台 灣 光 復 以 後 , 民 間 持 九 皇 齋 的 人 家 逐 漸 減 少 。 只 乘 下 一 些 寺 廟 於 九 月 初 一起 , 舉 辦 九 天 的 禮 斗 法 會 。 其 中 以 台 北 市 的 行 天 宮 、 龍 山 寺 等 廟 宇 的 典 禮 最 為 隆 重 。
台 灣 的 客 家 族 群 , 也 有 在 重 陽 節 祭 祖 的 習 俗 。 其 中 以 頭 份 東 莊 里 諸 家 族 的 祭 祖 活 動 最 為 盛 大。 傳 說 , 東 莊 里 的 鍾 、 饒 兩 大 姓 氏 , 原 本 在 唐 山 的 祖 稓 就 是 鄰 居 。 乾 隆 年 間 一 入 墾 頭 份 東 莊里 , 也 把 重 陽 祭 祖 的 習 俗 一 起 帶 來 。 其 後 葉 姓 家 族 也 加 入 重 陽 祭 祖 的 活 動 。 莊 中 其 他 氏 族 覺得 不 該 年 年 讓 這 三 姓 的 人 家 請 客 , 逐 漸 的 , 也 加 入 了 重 陽 祭 祖 的 行 列 。
東 莊 里 重 陽 祭 祖 採 「 廳 祭 」 的 形 式 。 祭 祀 典 禮 由 放 長 主 持 。 參 加 祭 祀 的 人 家 約 在 清 晨 四 點 就聚 集 在 該 字 姓 的 公 廳 。 據 說 來 得 愈 早 愈 能 到 祖 先 的 庇 佑 。
一 九 七 七 年 , 內 政 部 訂 定 九 月 九 日 為 「 在 人 節 」 。 各 地 政 付 都 會 舉 辦 敬 老 的 活 動 , 例 如 致 贈禮 物 給 當 地 的 人 瑞 、 準 備 酒 席 請 老 人 , 舉 辦 重 陽 敬 老 晚 會 等 。
而 台 灣 地 區 的 氣 候 從 九 月 開 始 就 吹 起 了 號 稱 「 九 降 」 的 無 雨 北 風 , 正 巧 適 宜 放 風 箏 。 逐 漸 的, 重 陽 節 放 風 箏 便 成 了 很 受 歡 迎 的 習 俗 。 胡 建 偉 的 《 澎 湖 紀 略 》 ( 一 七 五 九 ) 卷 七 記 載 當 時重 陽 節 放 風 箏 的 情 形 如 下 : 「 又 放 風 箏 , 紮 為 人 物 、 鷥 鳳 以 及 河 圖 八 卦 之 類 , 色 色 都 有 。 俱掛 響 絃 , 乘 風 直 上 , 聲 振 天 衢 。 夜 則 繫 燈 於 其 上 , 恍 如 明 星 熠 燿 。 彼 此 相 賽 , 以 高 下 為 勝 負」 。
風 箏 的 種 類 繁 多 。 有 較 簡 單 的 四 角 仔 , 又 稱 順 籬 仔 , 只 需 要 幾 張 廁 紙 , 糊 上 竹 篾 即 可 完 成 。但 是 因 為 它 的 體 積 又 , 輕 巧 浮 力 強 , 所 以 很 受 兒 童 歡 迎 。 「 陀 螺 」 ( 干 樂 ) 則 因 為 尾 巴 會 作響 , 放 起 來 特 別 威 風 。 「 八 仙 」 、 「 菊 花 心 」 等 外 觀 十 分 華 麗 , 造 價 也 不 便 宜 。 另 有 「 蜈 蚣」 、 「 雙 抱 錢 」 、 「 姻 筒 」 等 較 複 雜 的 風 箏 。 有 的 長 達 五 、 六 尺 , 需 要 好 幾 個 大 人 通 力 合 作, 才 能 慢 慢 升 空 。 大 大 小 小 美 麗 的 風 箏 在 天 空 飛 舞 , 形 成 了 俗 語 所 說 : 「 九 月 九 , 風 吹 ( 風箏 ) 滿 天 哮 ( 鳴 ) 」 的 盛 況 。
除 了 在 風 箏 外 觀 上 爭 奇 鬥 艷 外 , 放 風 箏 時 又 以 「 風 吹 相 咬 」 為 樂 事 。 一 般 而 言 , 大 型 的 風 箏在 「 打 架 」 時 較 占 上 風 。 但 是 好 鬥 者 往 往 在 小 風 箏 上 加 裝 「 武 器 」 , 如 小 鋸 片 或 尖 利 的 鉛 片等 , 用 來 切 斷 對 方 的 絲 線 。 或 是 放 長 絲 線 去 拉 取 大 風 爭 的 尾 巴 , 然 後 用 力 一 扯 將 大 風 箏 拉 下來 。
而 不 幸 落 敗 墜 地 的 風 箏 , 往 往 成 為 眾 人 搶 奪 的 目 標 。 俗 話 說 : 「 風 吹 斷 落 土 , 搶 到 溶 糊 糊 」。 指 的 就 是 這 種 激 烈 搶 奪 的 場 面 。 戰 敗 的 一 方 則 以 「 風 吹 斷 了 線 , 傢 伙 ( 財 產 ) 去 一 半 」 。來 形 容 自 己 損 失 的 慘 重 。
據 劉 還 月 的 《 台 灣 歲 時 小 百 科 》 ( 一 九 八 九 ) 記 載 , 舊 時 的 漳 州 人 清 明 節 時 不 祭 祖 , 而 是 在重 陽 供 牲 醴 祭 祖 先 。 泉 州 藉 移 民 則 有 持 「 九 皇 齋 」 的 習 俗 。 九 皇 齋 傳 說 是 為 天 上 九 皇 進 行 的齋 戒 儀 式 , 另 一 說 則 認 為 是 因 齋 弁 九 天 而 得 名 。 李 春 池 的 《 宜 蘭 縣 志 》 ( 一 九 五 九 ) 記 載 :「 齋 堂 及 道 教 徒 , 自 朔 日 起 , 持 齋 念 經 , 一 連 九 日 , 謂 之 皇 齋 」 。 持 九 天 。 拜 斗 母 星 君 , 早冕 持 誦 斗 母 經 。 台 灣 光 復 以 後 , 民 間 持 九 皇 齋 的 人 家 逐 漸 減 少 。 只 乘 下 一 些 寺 廟 於 九 月 初 一起 , 舉 辦 九 天 的 禮 斗 法 會 。 其 中 以 台 北 市 的 行 天 宮 、 龍 山 寺 等 廟 宇 的 典 禮 最 為 隆 重 。
台 灣 的 客 家 族 群 , 也 有 在 重 陽 節 祭 祖 的 習 俗 。 其 中 以 頭 份 東 莊 里 諸 家 族 的 祭 祖 活 動 最 為 盛 大。 傳 說 , 東 莊 里 的 鍾 、 饒 兩 大 姓 氏 , 原 本 在 唐 山 的 祖 稓 就 是 鄰 居 。 乾 隆 年 間 一 入 墾 頭 份 東 莊里 , 也 把 重 陽 祭 祖 的 習 俗 一 起 帶 來 。 其 後 葉 姓 家 族 也 加 入 重 陽 祭 祖 的 活 動 。 莊 中 其 他 氏 族 覺得 不 該 年 年 讓 這 三 姓 的 人 家 請 客 , 逐 漸 的 , 也 加 入 了 重 陽 祭 祖 的 行 列 。
東 莊 里 重 陽 祭 祖 採 「 廳 祭 」 的 形 式 。 祭 祀 典 禮 由 放 長 主 持 。 參 加 祭 祀 的 人 家 約 在 清 晨 四 點 就聚 集 在 該 字 姓 的 公 廳 。 據 說 來 得 愈 早 愈 能 到 祖 先 的 庇 佑 。
一 九 七 七 年 , 內 政 部 訂 定 九 月 九 日 為 「 在 人 節 」 。 各 地 政 付 都 會 舉 辦 敬 老 的 活 動 , 例 如 致 贈禮 物 給 當 地 的 人 瑞 、 準 備 酒 席 請 老 人 , 舉 辦 重 陽 敬 老 晚 會 等 。